2008年12月19日 星期五

《睡人》第二章〈甦醒記〉- 郝斯特‧Y 譯評

《睡人》,奧利佛‧薩克斯著,范昱峰譯,時報出版:台北,1998。
Oliver Sacks, Awakenings, Random House, 1990.


[譯文] 但這些正常自在的時段,可能毫無預兆地就被動作、說話、思想打斷,於是她又像電影的停格一樣僵住了。這種靜止狀態可能持續一秒鐘或一小時,她自身的任何隨意動作都無法破解(這個時候的這種動作,事實上也是無法想像的)。它們可能自動消失,也可因輕輕一碰或外界聲音而消失。於是她又恢復正常順暢的說話、動作或思想。這些狀態的持續時間毫無主觀的因素:它們和觸動症狀的靜止相同。(頁89-90)

[原文] But these normal , free-flowing periods may be interrupted- with great suddenness, and no warning- by sudden cessations of movement/ speech/ thought, so that Mrs. Y. will suddenly be arrested like a film in a ‘freeze-frame.’ These still-states may last a second or an hour, and cannot be broken by any voluntary action from Mrs. Y. herself (indeed such action is impossible and unthinkable at such times). They may cease spontaneously, or with the merest touch or noise from outside, and then Mrs. Y. moves immediately again into free-flowing motion/ speech/ thought. These states have no subjective duration whatever: they are identical with the standstills which started her illness. (p. 111)

改譯:這些正常順暢的時刻,可能在出乎意外且無預警的情況下被打斷,剎那間,Y太太的動作、言語和思考嘎然而止,就像電影裡的停格畫面,整個人凍結了。類似的靜止狀態可短可長,可能只有一眨眼的時間,或長達一小時之久,而且Y太太無法靠著自發力量恢復正常(說實話,在這種情況下,要她使力根本是天方夜譚)。靜止狀態可能自動消失,也可能因外界的輕微碰觸或聲響而停止,這時,Y太太又恢復順暢的動作、言語和思考。這些突發的靜止症狀到底會持續多久,誰也說不準,如同發病初期的突發性僵化,沒有一定的期限。

[譯評] 這一段大致說來並無太大的問題,只不過譯者常犯的毛病是停留在字面上的解釋,逐字逐句翻,整段讀起來就是不大通順,常常要反覆讀上好幾遍才能真正理解Dr. Sacks這裡描述的病徵。

問題子句一:「她自身的任何隨意動作都無法破解」--'broken'在此翻為「破解」似乎突方便而停留在表面的意義。這裡應該是指,Y太太無法靠自己的力量終結這種靜止狀態恢復正常(而非破解)。

問題子句二:「這個時候的這種動作,事實上也是無法想像的」-- 原譯者常犯的一個問題在於,使用過多的指示形容詞和指示代名詞。「這裡」和「那裡」用的太多,常常使讀者不清楚到底指涉的是什麼。原文裡面出現很多 ‘these’,筆者認為應該要把指涉的對象翻譯出來,整個句子才能達意。

問題子句三:「這些狀態的持續時間毫無主觀的因素:它們和觸動症狀的靜止相同。」很明顯的又是一個貼著字面意義翻譯的句子,這裡應該是指病徵持續的時間並沒有主觀的定見,可長可短,依病情嚴重程度及發展而定,但是如果僅僅譯為「毫無主觀的因素」,相信應該沒幾個人看得懂吧?由於Y太太發病初期就曾出現這種突發性的動作靜止,因此在這裡的 ‘identical’意思是說,這裡提及的突發性「全面靜止」,和發病初期的症狀一樣,沒有一定的持續時間或復原時間。




[譯文] 非常激動時,她會有運動性狂亂:各種不同的幻想、知覺以極快的速度接踵而來;這時她難過而無能為力。還好這些情形不常發生。這種狂亂都有時間和空間支離破碎的情形。(頁91)

[原文] At times of great excitements, Mrs. Y. may experience a kinematic ‘delirium,’ in which a variety of perceptions or hallucinations or hallucinatory patterns may succeed one another with vertiginous speed, several a second; she is quite distressed and disabled while such deliria last, but they are, fortunately, quite rare. Such deliria go with a fragmentation of time and space itself. (p. 113)

改譯:Y太太在極度激動時,會出現運動性譫妄,各種知覺或幻覺接踵而來,速度快到讓人暈眩;若持續發生譫妄,Y太太的情緒會相當低落,無力面對,幸好這種情形不常發生。譫妄的症狀包括對於時間、空間的認知錯亂。

譯評:'delirium'應譯為醫學名詞「譫妄」。

問題子句:「這種狂亂都有時間和空間支離破碎的情形」-- 按照字面直譯是沒錯,但何謂「時間和空間支離破碎的情形」,就讓人匪夷所思了。這裡的意思應該是指,病患會因出現譫妄,而造成短暫的時空錯亂,分不清楚今夕是何夕,自己身處何方。因此筆者試圖改譯為「譫妄的症狀包括對於時間、空間的認知錯亂」。



補充資料:
譫妄(delirium):定義為急性發作的意識障礙及認知改變,持續數小時到數天。特徵為同時出現意識及記憶力、定向力、注意力、知覺、思考、情緒精神運動行為以及睡醒週期之障礙。譫妄之主要臨床表徵包括急性發作;意識障礙導致知覺、記憶之功能異常;合併有潛在的嚴重疾病。其他可能伴隨之精神異常現象包括睡眠週期紊亂、日夜顛倒、情緒不穩定、易怒、發生幻覺及行為舉動失常等。疾病病情正加重之患者,若出現急性之精神狀態改變、視幻覺、神智障礙、好好壞壞起伏不定、喪失定向感(亦即對人、事、時、地分不清楚),均應懷疑有發生譫妄之可能。

2008年12月10日 星期三

《睡人》第二章〈甦醒記〉- 羅伯特‧O 譯評

《睡人》,奧利佛‧薩克斯著,范昱峰譯,時報出版:台北,1998。 Oliver Sacks, Awakenings, Random House, 1990.


[譯文] 聲音急促而且有障礙的傾向。他自己說得很生動:「單字衝撞在一起,互相干擾,在出口處擠成一團。」(頁73)
[原文] Mr. O’s voice was more hurried and showed some tendency to block: this was vividly described by Mr. O himself: ‘The words clash together: they interrupt one another: they jam the exit.’ (p. 91)

改譯:O先生說話速度很趕,聲音聽起來不流暢,按照他自己生動的描述:「 字和字黏在一起,上一個字還沒說完,就被下一個字打斷,想說的話到了嘴邊卻無法順暢的說出來。」

[譯評] 這個句子的原文形容那種「想說的話無法一個字一個字好好說出來」的感覺,真的很生動,但是原譯文僅是逐字直譯,並沒有譯出原文的味道。其中最有問題的是"they jam the exit"這一句,在這裡的'exit'其實是指「嘴」,意思就是所有的字都擠在嘴邊,好像要搶著出去一樣,沒有辦法好好的一個一個字清楚地說出來。因此筆者試圖以意譯的方式,將這一個活潑的句子改譯一遍。



[譯文] 我反而覺得他的感覺都已扯裂、誤置、分散了。他所採取的保護措施複雜的無可想像。他是自愛狂,不太在乎外面的世界。(頁72)
[原文] I had the impression, rather, that his affects had been splintered and displaced and dispersed, in some unimaginably complex but clearly protective fashion. He was a very narcissistic man, not too concerned with the world. (p. 90)

改譯:我倒有種感覺,他的情感以超乎想像的複雜方式四分五裂、放逐消散,很顯然地,他替自己套上一層保護膜,外人看不出任何波動。他極度自戀,不太關心周遭的事。

[譯評] 這一句的問題出在'in some unimaginably complex but clearly protective fashion.' 原譯文為「他所採取的保護措施複雜的無可想像」,但原文的'unimaginably complex' 似乎是形容病患的情感分裂四散的狀況,而非保護措施本身。以字義上來解釋,病患不輕易流露情感,好像包了一層保護膜,看不出任何情感的波動。另外,'narcissistic'似乎也有更好的譯法,「自愛」容易誤導讀者,也許譯為「自戀」會比較妥貼。



[譯文] O先生從不表示失望、生氣或忌妒服用左多巴效果良好的病友。但他以改變行為來表達他的感受。(頁74)
[原文] Mr. O never voiced any disappointment as such, or anger, or envy of those round him who had done well on L-DOPA, but he showed his feelings in a change of behavior. (p. 92)

改譯:對於那些服用左多巴後藥效良好的病友,O先生從未說出任何一句失望、憤怒或妒忌的話語,而是透過改變行為表達心裡的感受。

[譯評] 這句話的原譯其實沒有什麼大錯誤,只是原文中'voiced' 和 'showed' 兩字是以斜體印刷,大家都知道,除了書名會以italic印刷以外,在段落中若是以斜體印刷,必定是作者特別強調,或想引起讀者特別注意之處。若仔細比對這兩句,這裡的'voiced' 和 'showed' 其實要強調的是O先生他雖然嘴上不說,但他以行動表示,讓周遭的人瞭解他的想法。原譯文對於'voiced' 便未搔到癢處,因此筆者試圖改譯,希望可以更貼近原文點出「說」和「做」不同方式的原意。



[譯文] 他從不令人討厭,可是難以親近。(頁74)
[原文] He was never disagreeable, but he became less accessible. (p. 92)

改譯:他這個人不難相處,只是難親近。

[譯評] 'disagreeable' 和 'accessible' 在原文有押韻腳,兩個短子句念起來有種詩的韻味。其實原譯文字義上並沒有錯誤,只是筆者試圖運用中文達到「押韻頭」的作用,利用兩個「難」字,讓讀者體會「難相處」和「難親近」之間的差別。(也許太過鑽牛角尖了)



[譯文] 這時他安靜不說話,沒有嘮叨,沒有思想的壓力。(頁74)
[原文] He too would be silent, exempt from the nagging and pressure of though. (p. 92)

改譯:少了讓人不得安寧和充滿壓力的思考,他也隨即安靜下來。

[譯評] 原文的'nagging' 應該是形容「思考」這件事帶來的影響,翻成「嘮叨」,會讓人搞不清楚到底是誰在嘮叨?是病患自己的幻聽嗎?筆者試圖將前後兩句對調,譯文的句構也會比較通順。


[譯文] 軸性肌緊張不足嚴重得無法忍受,結果軀幹在腿部成直角彎曲。(頁75)
[原文] His axial dystonia became almost unbearable, forcing his trunk at right angles to his legs. (p. 92)

改譯:軸性肌無力症令他的身體吃不消,使身體和雙腿成直角彎曲。

[譯評] 查了一些資料,發現'dystonia'對於巴金森氏症或重症病患來說,是一種常見的病徵,叫做「肌無力症」,可能造成病患無法順利「指揮」身體進行某些動作,或是造成癱軟,這裡的病徵是病患的身軀無法打直,長期呈現九十度的彎腰。

2008年11月26日 星期三

《睡人》第二章〈甦醒記〉- 蘿絲‧R 譯評

《睡人》,奧利佛‧薩克斯著,范昱峰譯,時報出版:台北,1998。 Oliver Sacks, Awakenings, Random House, 1990.


[譯文] 著迷期間,她覺得她的「思想停頓」,只能想到注視的目標。如果注意力被吸引,想法就改變。(頁62)
[原文] During the periods of ‘bewitchment’ or fascination, Miss R. had the feeling that her ‘thoughts had stopped,’ and that she could only think of one thing, the object of her gaze. If, on the other hand, her attention was distracted, the quality of thinking would suddenly change. (p. 81)

改譯:每當出現這種像是被「蠱惑」的情形,R小姐的感覺是她的「腦袋停格」,思路只能停留在她所注視的物體上。而一旦轉移注意力,思路的屬性也會突然跟著改變。

[譯評] 由於這個症狀並非持續發生,在此‘periods’一字筆者改譯為「每當出現….的情形」。 “thoughts had stopped”原譯文按字面翻成「思想停頓」,讀起來翻譯味兒稍微重了些,筆者試圖把它改為「腦袋停格」,意思就是腦袋像是被下了蠱,思路突然中斷。而“If, on the other hand, her attention was distracted,”則很明顯又是一個字義上的誤譯,’distract’應該是轉移注意力,而非「注意力被吸引」。因為病患的思路只能跟著所注視的物體走,因此只要拿另一個物體轉移其注意力,則病患的思路也會瞬間跟着改變。



[譯文] 大部份的時候,腦中「空空洞洞,一片空白,完全沒有思想。」好像是被迫擋掉難以忍受的「時間錯誤」--感覺到的年齡和實際年齡之間,有著半個世紀的差距。(頁68)
[原文] For most of the time, however, there is ‘nothing, absolutely nothing, no thoughts at all’ in her head, as if she is forced to block off an intolerable and insoluble anachronism-- the almost half-century gap between her age as felt and experienced (her ontological age) and her actual or official age. (p. 87)

改譯:然而,大部分的時候,腦中「空空洞洞,一片空白,完全沒有思想」,她似乎被迫省略難以忍受且解釋不清的「時空錯亂」,心智年齡和實際年齡中間差距的五十年對她來說是個謎。

[譯評] 這是一個複合的長句,筆者覺得比較棘手的問題在後面的子句,“the almost half-century gap between her age as felt and experienced (her ontological age) and her actual or official age.” 原譯文中,對於這兩種指涉的不同年齡,只針對所謂的 ‘common English’翻譯 (意即‘felt and experienced’ 和‘actual’ ),類似處理方式在前言部分也出現過,目的為了讓一般讀者容易理解,並且巧妙避開重覆用字。雖然如此,但是這個長句的處理方式仍然不是很清楚,'block off' 翻成「擋掉」就不是很通順—為什麼要「擋掉時間錯誤」呢?因此筆者在此改譯為:她似乎被迫忽略難以忍受且解釋不清的「時空錯亂」(原譯文的「時間錯誤」語焉不詳)。換句話說,患者R小姐似乎被迫跳過患病後到清醒中間差距的五十年,在她清醒後,想不起任何有關這段對她而言「消失」的時光到底發生什麼事。

2008年11月20日 星期四

The Executive Brain《大腦總指揮》前言譯評

《大腦總指揮》,高德伯原著,洪蘭譯,台北:遠流,2004。
The Executive Brain: Frontal Lobes and the Civilized Mind. By Elkhonen Goldberg.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以下譯評針對Dr. Oliver Sacks所寫的前言,譯為「創造一個總裁腦」。


[譯文] 這就是額葉的主要功能,使有機體不再局限於固定的反應形態,使心智表徵享有自由、想像力及其他的可能性。(頁15)
[原文] This is the central role of the frontal lobes, one which releases the organism from fixed repertoires and reactions, allows the mental representation of alternatives, imagination, freedom. (p. viiii)

改譯:額葉的主要作用,在於使生物不再受限於固定的功能和生理反應,使大腦呈現有抉擇能力、想像空間和自主的風貌。

[譯評]
1. 原文中的’organism’譯為「有機體」,似乎改成「生物」比較妥當。筆者本來想改譯為「人體」,但上一段中提到不僅人類有額葉,其他生物(例如猿類)也有。因此這裡改譯為「生物」而非「有機體」。
2. 原文中的’repertoires’譯文中並沒有翻出來,似有漏譯之嫌。
3. 原文中的’alternatives’譯文中比較明顯的對應字句應該是「其他的可能性」,洪教授將原文中的順序稍作調整。但是在這裡的’alternatives’, ‘imagination’ 和’freedom’應該是指大腦所展現出來的三種風貌或特色,因此,筆者將’alternatives’改譯為「抉擇能力」,’imagination’改譯為「想像空間」,而’freedom’改譯為「自主」。



[譯文] 額葉是大腦的指揮,協調大腦一千個樂器的演奏。(頁16)
[原文] The frontal lobes as the brain’s conductor, coordinating the thousand instruments in the brain’s orchestra. (p. viiii)

改譯:額葉扮演傳導體的角色,負責協調大腦中數不清的腦神經,使其各得其所。

[譯評] 原文中的’thousand’意指「為數眾多」、「無數」,並不一定要按字面上譯為「一千個」,因此筆者將這個字改譯為「數不清的」。此外,’thousand instruments in the brain's orchestra’其實是個比喻,在翻譯手法上,直譯並非唯一選擇,因此筆者試圖將一位「樂團指揮」真正的功能寫出來,並且帶入額葉之所以被比喻為「指揮」的背後涵意,意即它的存在,在於讓各部位的腦神經都能發揮各自應有的功能。

2008年11月15日 星期六

Mapping the Mind 《大腦的秘密檔案》前言 譯評


[譯文] 這些居於科學研究頂尖地位、經常得在混亂中搶奪研究資源的人,對自己研究的應用潛力通常是三緘其口。(頁14-15)
[原文] For people at the leading edg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where findings are often hyped in the scramble for funding, they are oddly reticent about the potential usese of their work. (p. 2)

改譯:在科學研究領域裡,為了爭取研究經費,頂尖科學家每每大肆宣揚自己的研究成果,卻不肯透露這些研究可能的用途。

[譯評] 這句話的問題點出在「經常得在混亂中搶奪研究資源的人」,'hype'正確原意如下,因此這裡應該是指在科學研究的領域,只有在分搶研究經費這塊大餅時,才會到處宣傳自己的研究結果(有點諷刺),但是對於這些研究成果可能應用在哪些地方,他們卻又故作神秘、三緘其口了。

hype:
"excessive or misleading publicity or advertising," 1967, Amer.Eng. (the verb is attested from 1937), probably in part a back-formation of hyperbole, but also from underworld slang sense "swindle by overcharging or short-changing" (1926), a back-formation of hyper "short-change con man" (1914), from prefix hyper- meaning "over, to excess." Also possibly influenced by drug addicts' slang hype, 1913 shortening of hypodermic needle. In early 18c., hyp "morbid depression of the spirits" was colloquial for hypochondria (usually as the hyp or the hyps).

感謝洪教授指正與補充資料。



[譯文] 那份報導並不正確,太過誇張,而錯誤的訊息深入人心後,不是科學家出面澄清就可以改正過來的。(頁15)
[原文] The story to which the cover related was not inaccurate or sensational-- its fault seemed to be its very existence. (p. 3)

改譯:這篇封面故事的報導內容屬實,當時也沒引起太多矚目,但錯就錯在時代週刊根本就不該刊出那篇報導的。(註:時代週刊出現在上一句,就是這篇報導刊載的地方,這裡不妨一提。)

[譯評] 很明顯的,洪教授誤讀了原文。原文裡面明明出現的是'was not inaccurate',負負得正,意思應該是說那份報導字字屬實,內容也沒引起太多注意,問題出在科學家們對於「外行人」的任何報導都覺得很感冒,如此而已。這些吃過虧的科學家才不管你報導的是否屬實,反正只要不是同行,講什麼都會被嫌棄。破折號之後的子句"its fault seemed to be its existence"指的就是這個意思,這篇報導的存在就是它的原罪,它根本不該出現的。


此外,洪教授想像力十足,譯文中間常常出現原文不存在的字句,比方說「萬一他們的研究成果被專以煽情、聳動為訴求的小報拿去大作文章,下場就會跟那些研究基因的學者一樣。」(頁15),這句的原文其實只有'....if their work is ever subjected to the tabloid treatment that has been meted out to their opposite numbers in genetics.' 裡面僅僅提到'tabloid',並沒有她加油添醋的「煽情、聳動」字眼。而'their opposite numbers in genetics' 裡,'opposite' 這個字該翻反而沒翻出來。

2008年11月13日 星期四

《睡人》第二章〈甦醒記〉- 法蘭西絲‧D 譯評

《睡人》,奧利佛‧薩克斯著,范昱峰譯,時報出版:台北,1998。 Oliver Sacks, Awakenings, Random House, 1990.


[譯文]「我的一些瑣碎普通的症狀,你自己可以看出。但是主要的症狀是:我無法開始也無法停止。不是無法動彈就是被迫加速,好像沒有中間狀態。」(頁29)
[原文] “I have various banal symptoms which you can see for yourself. But my essential symptom is that I cannot start and I cannot stop. Either I am held still, or I am forced to accelerate. I no longer seem to have any in-between states.” (p. 40)

改譯:「一些沒什麼大不了的老毛病我就不提了,你看了就知道;最重要的問題出在我無法支配身體的動與靜,不是動彈不得,就是不由自主地暴衝, 我好像沒辦法保持在這兩種極端之間的一般狀態。」

[譯評] 這一句是由巴金森氏患者Frances D. 女士口中說出,對象是Dr. Sacks。主要的問題出在--"I cannot start and I cannot stop." 原譯文完全按照字面意義翻,當然不是不可以,畢竟字意上並沒有錯誤。但如果可以再更貼近'start'和'stop'在此句中所指的意思,也許會將D女士的原意表達得更精確。也就是說,到底是「什麼」無法開始也無法停止呢?同上,'in-between state' 原譯文也是以直譯方式處理,何謂「中間狀態」?也許可以把意思說得再清楚些。



[譯文] 任何方向的推力都可以發生作用,輕易得幾乎到了危險的程度。(頁32)
[原文] Pulsion in all directions (propulsion, lateropulsion, retropulsion) could all be elicited with dangerous ease. (p. 43)

改譯:身體重心容易朝各種方向前進,無論是往前傾、往兩旁或往後倒,都是很危險的。


[譯評] 這句出現兩個問題:
1. 原文括號內的'propulsion', 'lateropulsion', 和'retropulsion' 沒有完整譯出。當然,前面的'in all directions'已經說明是「各種方向」,但筆者還是認為應該將括號內的文字譯出。
2. 'could all be elicited with dangerous ease' 直接按字面翻,令人無法理解「輕易」和「危險」之間到底有何程度之別,再度造成讀者的困惑。

以下是查到的補充資料:
推進式步態(Propulsive gait/retropulsive gait) 是指步態啟動時身體重心向前或向後的傾向,且會一直往一個特定方向前進。


[譯文] 「我的呼吸不再是自動的了,每次的呼吸都必須經過思考,常常不得不喘氣。」(頁34)
[原文] “My breathing is no longer automatic. I have to think about each breath, and every so often I am forced to gasp.” (p. 45)

改譯:「對我來說,呼吸不再是自然的反射動作,我每次都必須先在腦中盤算好才能呼吸,不時還被逼得喘不過氣來。」


[譯評] 「我的呼吸不再是自動的了」,又是一句不用看就知道原文是怎麼寫的譯文。
這一整段都在描述D女士服用左多巴藥物之後的副作用,藥物如何影響她的呼吸頻率、次數和深淺。



[譯文] 七月最後這幾天,她簡直是著了魔或是被大量次人性的力量所盤據。(頁39)
[原文] It seemed, indeed, during these last days of July, that Miss D. was being ‘possessed’ or taken over by a mass of strange and almost sub-human compulsions. (p. 51)

改譯:說實話,七月的倒數幾天,D女士簡直就像著了魔或被附身般,出現許多克制不住的衝動,不僅古怪而且像是低等人類才會有的行為。

[譯評] 這一句的問題在'sub-human compulsion',原譯文將'sub-human'譯為「次人性」,說實話我還真看不太懂。因此我將他改譯為「低等人類」,意思就是D女士的行為舉止變得像是低等動物般,無法克制她的怪異衝動。

2008年11月6日 星期四

《睡人》第一章〈開場白〉- 左多巴現身記 譯評

《睡人》,奧利佛‧薩克斯著,范昱峰譯,時報出版:台北,1998。 Oliver Sacks, Awakenings, Random House, 1990.



[譯文] 左多巴的報告引發的瘋狂熱情,不管是來自開處方的醫生或是服用的患者,一樣令人驚訝,可是也令人聯想,這些感覺和幻想,難免過度激動和縱容。(頁20)
[原文] And the fervid enthusiasm aroused by reports of L-DOPA, both in the world at large and among physicians who give it and patients who take it- this too is amazing, and suggest that feelings and phantasies of an extraordinary nature are being excited and indulged. (p. 28)

[譯評]
1. 譯者沒有將原文中的 ‘in the world at large’ 翻出,應該補上。
2. ‘this too is amazing’,筆者認為應該指的是「連服藥的病患都....」,照理說巴金森 氏病患應該很難表達情感或興趣,但這股熱潮大到連病患都對這種藥產生興趣。
3. 第二個子句中的 ‘…are being excited and indulged.’ 為被動語法,指的是前面的 ‘feelings and phantasies of an extraordinary nature’ 被激發出來,而不是原譯文中的 ‘過度激動和縱容’。

建議改譯為:左多巴的報告在全世界掀起一股驚人的熱潮,包括開處方的醫師,甚至連服藥的病患都對它產生極大的興趣,這也意味著人們引發一種超乎尋常的情感和幻想,並且沉溺其中。



[譯文] 震顫麻痺在目前好像無法可治,對細胞纖維系統局部死亡施以解藥,就跟服用不老仙丹一樣….對於巴金森氏病施以任何細胞補藥,以圖刺激衰弱細胞,比無效還糟;我們更應該尋求可以立即吸收的食糧,以便從外部供應細胞無法從自身內部得到的。 (頁24)
[原文] Paralysis agitans seems at present an incurable malady par excellence; the antidote to the ‘local death’ of cell-fibre systems would be the equally elusive ‘elixir of life’…..It is worse than useless to administer to the Parkinsonian any kind of nerve tonic to ‘whip up’ his decaying cells; rather must some form of readily assimilable pabulum be sought, in the hope of supplying from without what the cell itself cannot obtain from within. (p. 33)

[譯評]
1. Paralysis agitans是否應譯為「震顫癱瘓」,還是都可以?此外,'par excellence' 為拉丁文,意思是「出色、極致、完全」,第一個子句是否改譯為「目前,震顫癱瘓似乎無法根治」,光以「無法可治」並沒有點出 'par excellence' 的原意。
2. ‘elusive’係「無法延長」之意,原譯文並沒有翻出來,應該補上一句「效果不持久」。
3. ‘worse than useless’是否改譯為「徹底無效」或「完全無效」,原譯文中「比無效還糟」看起來就是不通順。
4. ‘pabulum’是否改譯為「養份」,會比「食糧」來的通順些?畢竟細胞需要的是「養份」而非「食糧」吧!

建議改議為:震顫癱瘓目前似乎無法根治,針對局部死亡的細胞纖維系統施以解藥,就和服用萬靈丹一樣,只有暫時性的效果…為了企圖刺激巴金森氏病患的衰退細胞,而施以神經補藥,則完全徒勞無功;我們該做的,是找出可以立即被吸收的養份,以便從外部供應細胞無法自內部產生的成份。


2008年10月31日 星期五

「睡人」電影片段欣賞

"Awakenings" (1990)

Director: Penny Marshall
Script Writer: Oliver Sacks
Starring: Robert DeNiro, Robin Williams

這是其中很動人的一段:Leonard (Robert DeNiro飾)因L-DOPA藥性無法持續,導致病情再度惡化(肢體產生顫抖及不隨意運動),他在醫院的交誼廳裡,說出自己不能再和心愛的女子繼續見面,兩人相擁而舞,然後Leonard目送女子離開。





該片配樂由Randy Newman擔綱,片中穿插許多首爵士大師Dextor Gordon的錄音,相當動聽。

C'est la vie

Tonight I had dinner with my ex-boss and one of the professors from my previous job. It's supposed to be a pleasant dinner out, but turned out to be an evening ended with shocking sadness. My ex-boss (I always called her by first name instead of "boss" or "chair") used to drink a lot, but tonight I discovered that she barely touched her glass of white wine. I was curious about the big change, so I tried to tease her and said, "You've been behaving yourself!" She replied with a bitter smile and said that she would tell us why she stopped drinking later. It was not until we all finished eating and couldn't have more food whatsoever, that she revealed the secret.

She was confirmed to have breast cancer, stage II. Two tumors were found, one about 2.9 centimeters near the lymph nodes in the armpit and the other about 1.5 centimeters at the breast. She's having the first chemo tomorrow, actually today while I'm posting this thread.

It was a total shock to me. I couldn't take it as well as she did (or seemed to be, in a sense). I don't exactly know what stage II means but chemo does sound scary. What will happen to her? I don't know. It was until then that I regretted so deeply that maybe I shouldn't have quitted the job four months ago. Maybe I should have stayed by her side so that she could feel more at ease. Maybe....maybe.....

It still hurts now just to think of her saying that she'll get through it, that some fortune teller once told her that she'll live as long as 70 something, that she's thinking about shaving up her hair....and she said all those things with a smile.

Be strong, my dear Kai. You got me here.

《睡人》第一章〈 開場白〉- 嗜睡症 譯評


《睡人》,奧利佛‧薩克斯著,范昱峰譯,時報出版:台北,1998。
Oliver Sacks, Awakenings, Random House, 1990.

[譯文] 不隨意動作和強迫性動作的極大差異,在腦炎發作期和其後幾年之間發生。(頁12)
[原文] An immense variety of involuntary and compulsive movements were seen during the acute phase of the encephalitis and for a few years thereafter. (p. 16)


[譯評] 'a variety of' 在此又是一個很明顯的誤譯,意思應該是「各種」或「多樣化」,而非「差異」。此外,'acute phase' 查證有「急性發作期」之意,這裡沒有特別翻出來,但我認為應該點出其原意。對照「急性發作期」,'a few years thereafter'其實指的是高峰期之後的平緩期,這一點不妨清楚說明。

建議改譯:腦炎的急性發作期和之後幾年的平緩期,病患會出現許多各式各樣的不隨意運動和強迫性動作。


以下是acute phase的釋意:

[From Wikipedia]

The Acute phase of an injury is the period of time in between when the injury is sustained,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sub-acute phase. Depending on the severity of injury, and the age and health of the patient, this phase can take up to four or five days. The acute phase is characterised by some or all of the following: immediate pain, tenderness, swelling, inflammation and oedema, contour deformity, bleeding, and loss of normal function of the injured area.

2008年10月27日 星期一

學而知所不足- 修正《睡人》第一章譯評

是的,我喜歡看書、也(許)喜歡翻譯評析,但我更需要洪老師(笑)。學而知所不足,這是促使人類進步的動力。

***********************************************************************

《睡人》,奧利佛‧薩克斯著,范昱峰譯,時報出版:台北,1998。
Oliver Sacks, Awakenings, Random House, 1990.


承續前一篇「《睡人》第一章譯評」,還有幾個小地方需要修正如下:

[譯文] 首先我們須指出,發抖絕非巴金森氏症候群經常的症狀,也不是孤立的症狀,它只是患者面臨的最輕微難題。(頁3)
[原文] It is necessary to say at the outset that the shaking or tremor is by no means a constant symptom in Parkinsonism, is never an isolated symptom, and is often the least problem which faces the Parkinsonian patient. (p. 5)

建議改譯為:首先我們必須知道,巴金森氏症病患的顫抖時好時壞,除了顫抖之外,還會出現其他症狀,而且通常是更棘手的問題,相較之下,顫抖還算好應付。

[譯文] 顫慄通常發生於靜止時候,身子一動或有了動作的意念,它就會消失。(頁3)
[原文] If tremor is present, it tends to occur at rest and to disappear with movement or the intention to move. (p. 5)

建議改譯為:患只有在靜止狀態下才會顫抖,一旦身體活動或產生動作的意念,就會停止顫抖。

[譯文] 它有類似塑膠的奇特性質,所以常被比喻為鉛管彎曲,有時情況可能極為嚴重。(頁4)
[原文] This has a curious plastic quality - often compared to the bending of a lead pipe - and may be of intense severity. (p. 5)

建議改譯為:患的肌肉僵硬,四肢擺放姿勢如同鉛管般難以拉直或彎曲,情況可能相當嚴重。


感謝洪老師引領我們進入認知科學的大門,我會繼續努力貢獻。

2008年10月23日 星期四

《腦袋裝了2000齣歌劇的人》譯評- 對話的處理

首先,我必須承認,廖月娟女士果然功力一流,學期初我如果選這本書當作major work,可能讀完三個章節還找不出一個錯誤。也好,看完誤譯連連的《睡人》,換個口味念念《腦袋裝了2000齣歌劇的人》,亦不失趣味,至少可以當作一個優良範本的對照組。

【被我拿來崇拜的純欣賞文本】
Musicophilia: Tales of Music and the Brain, Oliver Sacks, Vintage Books, 2007.
《腦袋裝了2000齣歌劇的人》,廖月娟譯,天下文化,2008。

還記得碩一教授英譯中的薛迪安老師曾經說過:「對話是最難處理的文字之一。人說的話很簡單,但是翻的對味卻很難。」

今天看完了第一章,挑出裡面兩個簡單的對話例子來說明。

[譯文] 「…..我整個人就彈開了。」說到這裡,他似乎遲疑了一下:「然後,我覺得我往前飛。….」
[原文] “…..I was flying backwards.” Then- he seemed to hesitate before telling me this—“I was flying forwards…..”

[譯評] 這是書中提及的一位男士,經雷擊後腦部神經系統出現大變化(開始愛上音樂),他正在口述事發當時的情形。這一小段中原文出現兩次“flying”,前後兩次使用時,後面附加的副詞剛好相反—“backwards” and “forwards”。注意到,廖女士將 “flying backwards” 翻成「彈開了」,後面出現的 “flying forwards”才翻成「往前飛」。

這只是非常小的地方,但足以顯示廖女士擅長精讀並貫通原文前後文的關係,以及處理同一個字在不同context中的解讀方式。前面一段最後一句 “…I was flying backwards.”是形容他被雷擊到後身體的反射動作,所以不照字面“flying”翻成「飛」,而以「彈」取代,整句話的動感就被帶起來了。而後面第二次用到“flying”是形容雷擊後瀕死時「身體飄起來」的感覺,用「飛」這個字恰恰到位。


[譯文] 她回答:「什麼沒關係!幾分鐘前還不知道你是死是活呢。」
[原文] The woman replied, “A few minutes ago, you weren’t.”

[譯評] 你說這翻的妙不妙?原文中明明只有短短六個字,語氣也看不出有什麼高低起伏,經過廖女士這麼一詮釋,整個搶救過程那種驚險,以及到最後甦醒獲救、令人大鬆口氣的情緒完全表露無遺。這句話前面一句是那位遭雷擊男士清醒後開口說 “It’s okay. I’m a doctor.”,這裡的 "you weren’t (a doctor).” 字面上意思是「你不是醫生」,別說是醫生了,幾分鐘前他連是不是一個「活人」都令人擔心。此外,廖女士整句話的處理方式是:「什麼沒關係!幾分鐘前還不知道你是死是活呢。」前面加了「什麼沒關係!」是回應前一句的 "It's okay."雖然"you weren't"並沒有出現okay的字眼,但加譯這句,便形成一個漂亮的對應句。

**紅字處感謝洪老師指正。


2008年10月21日 星期二

《睡人》第一章〈開場白〉- 巴金森氏症候群 譯評


《睡人》,奧利佛‧薩克斯著,范昱峰譯,時報出版:台北,1998。
Awakenings by Oliver Sacks, Random House, 1990.

[譯本] p. 3-4
[原著] p. 5


第一章:開場白- 巴金森氏病和巴金森氏症候群

[譯文] 首先我們須指出,發抖絕非巴金森氏症候群經常的症狀,也不是孤立的症狀,它只是患者面臨的最輕微難題。(頁3)
[原文] It is necessary to say at the outset that the shaking or tremor is by no means a constant symptom in Parkinsonism, is never an isolated symptom, and is often the least problem which faces the Parkinsonian patient. (p. 5)

[譯評] 原文中形容「抖」有兩個字- ‘shaking’ 和 ‘tremor’,兩者之間差距不大,譯者將它合併為「發抖」,是一個不錯的處理方式,不易落入同義疊字累贅的陷阱。
經洪老師指正:'shaking'是一般口語用詞,'tremor'是醫學/神經科學用詞,指的都是同一個意思。

但是,‘constant’解釋成「經常」,‘isolated’解釋成「孤立」,則又局限於字面意義了。這兩個形容詞一前一後,用意在於形容「發抖」這個症狀的特性,並非「持續發生」,亦非「唯一」(意即還有其他的症狀)。

建議改譯為:首先我們必須知道,巴金森氏症患者並不會持續顫抖,還會出現其他的症狀,顫抖只是多項症狀中較微不足道的一種。

[譯文] 顫慄通常發生於靜止時候,身子一動或有了動作的意念,它就會消失。(頁3)
[原文] If tremor is present, it tends to occur at rest and to disappear with movement or the intention to move. (p. 5)

[譯評] 這句話中間似乎少了一個連接詞,讀起來不太通順。此外,'disappear'不一定要翻成「消失」,這裡其實是指症狀解除或停止的意思。

建議改譯為:顫抖易發於身體靜止狀態,一旦身體活動或產生動作的意念,就會停止顫抖。


[譯文] 除了顫抖之外,第二個常被提到的症狀就是僵硬。(頁3)
[原文] The second commonly mentioned symptom of Parkinsonism, besides tremor, is stiffness or rigidity. (p. 5)

[譯評] 和上面的‘shaking’和‘tremor’一樣,譯者再度將意義相近的兩個疊字二合為一,以「僵硬」一詞帶過,再次省去累贅。
經洪老師指正:'stiffness'是一般口語用詞,'rigidity'是醫學/神經科學用詞,指的也是同一個意思。

[譯文] 它有類似塑膠的奇特性質,所以常被比喻為鉛管彎曲,有時情況可能極為嚴重。(頁4)
[原文] This has a curious plastic quality - often compared to the bending of a lead pipe - and may be of intense severity. (p. 5)

[譯評] 經洪老師指正: "This"指的是上一句的「身體僵硬」,原文中的‘plastic’譯者直譯為「塑膠」,其實這個字另外一個意思是「可塑性」,暗揣此句應該指病患的身體可以任意彎曲,擺出如同彎曲鉛管的姿勢。 用鉛管這個比方,也間接加強了「僵硬」的病徵。

建議改譯為:病患的身體雖然僵硬,卻能神奇地擺出如同彎曲鉛管般的姿勢,甚至是正常人辦不到的高難度動作。

2008年10月18日 星期六

《睡人》前言譯評



我經常看翻譯書,但是對於「評析」這檔事仍然停留在打嘴砲的程度,頂多只能嚷嚷「唉唷這個譯本的翻譯味也太重了吧?」之類的膚淺評語,偶爾挑出一兩個小錯誤,就神氣地以為自己頂了不起。

現在要玩真的了。

這週剛好遇上同事離職,接手他的業務,工作量瞬間大增,有點消化不良。偏偏我臉皮薄,明天空手兩串蕉去上課,見到老師又覺得心虛。撐著沉重的眼皮,今晚無論如何得硬著頭皮開始,打破零蛋進度。

不讀則矣,一開始才念到前言,就發現某一段落藏著數個誤譯:


《睡人》(Awakenings)
奧利佛 薩克斯 著
范昱峰 譯
時報出版 (ISBN 957-13-2757-3

[中文譯文] 頁30
[英文原文] p. xxvii

[譯文] 當然,對病人,對我們來說,這段時間都是獨一無二的。
[原文] And, of course, this was a unique time for the patients, and for all of us.

譯評:這個句子裡的time在原文中以斜體字印刷,望文生義,既然連字型都長的不一樣,必定不是單純指「時間」。但是譯者並沒有特別點出time在這裡可能代表的深層涵意。依個人解讀,我認為time在這個句子裡具雙重所指,不僅代表病人和醫師共同經歷的一段「時光」,也可解釋成「時機」。

建議改譯為:「當然,這段時間對於病人和醫院裡的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特殊的機緣。」


[譯文] 醫院建立在五0年代後期,當時巴金森病患者的腦部欠缺傳遞物-多巴明。如果多巴明的程度能夠加強,大腦就可能恢復正常。
[原文] It had been established in the late 1950s that the Parkinsonian brain was lacking in the transmitter dopamine, and that it might therefore be 'normalised' if the level of dopamine could be raised.

譯評:這個句子翻的更妙了。譯者竟然把 “It had been established that…..”譯成「醫院建立在…」,上一個段落雖然講的是薩克斯醫師在卡美山醫院(Mount Carmel Hospital)的經歷,但這裡的established應該譯成「證實」,況且一整句完全沒有看到任何hospital的字眼,不知道譯者為何天馬行空硬掰成「醫院建立在…」。

同一句原文下半段出現的 “level....raised”,譯者使用「程度能夠加強」,殊不知「多巴胺」(dopamine)是腦內基底核中神經傳導介質的一種,用「程度加強」來說明神經傳導介質似乎有點怪怪的,應該說「濃度增加」或「功能強化」比較好吧。

建議改譯為:「五0年代末期經證實,巴金森氏患者的大腦欠缺某種稱作「多巴胺」的神經傳導介質,假使增加多巴胺的濃度,病患即可能恢復正常。」

**(筆者附記:在此感謝洪教授於10/18課堂上指點迷津,"dopamine"正確譯名應為「多巴胺」,原譯文的「多巴明」顯然也是外行寫法。)


[譯文] 然而採用幾毫克左多巴處方的嘗試都告失敗。然後克其亞醫師(Dr. George Cotzias)大膽的給了一群患者幾千倍的劑量。
[原文] But attempts to do this, by giving L-DOPA (a precursor of dopamine) in milligram quantities, had failed persistently- until Dr George Cotzias, with great audacity, gave a group of patients L-DOPA in doses of a thousand times greater than had ever been used.

譯評:這句的問題在於漏譯 (其實這種情況很常發生,遇到括號或很難處理的關係子句,乾脆假裝沒看到)。「左多巴」是多巴胺(dopamine)的前導物質,原文裡明明以括號說明,譯者卻故意省略跳過,不知用意為何?


[譯文] 他的治療結果在一九六七年二月公佈時,巴氏症患者的治療前景一時大變:難以置信的希望突然出現了;只能預期繼續惡化的患者,可以藉新藥來改變病況了。
[原文]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Cotzias's results in February 1967, the outlook for Parkinsonian patients was changed at a stroke: a sudden, unbelievable hope appeared- that patients hitherto able to look forward only to miserable and increasing disability might be (if not cured) transformed by the new drug.

譯評:這裡的changed at a stroke,譯者將它處理為「一時大變」,well 我覺得這裡有點見仁見智,個人感覺「一時大變」這個形容詞,正面意涵成份不高,而這裡形容的應該是一種帶給病患希望的改變,也許修改成「關鍵性突破」比較合適?

後半段look forward to的用法頗耐人尋味,原文譯為「預期」,意思是點到了,因為事實上是寫未來的狀態,但以病患的立場來說,誰會真正願意「預期」自己繼續惡化的健康狀況呢?我認為,如果將它處理成「眼睜睜看著自己....」,也許更能嚐到那一份病患的無奈和無助。此外,"transform"在這裡也不宜譯為「改變」病況,解釋為「改善」會比較貼近原文意義。

建議改譯為:「他的治療結果在一九六七年二月公佈時,巴氏症患者的治療前景產生關鍵性的突破:難以置信的希望突然出現了;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繼續惡化、手腳愈來愈不聽使喚的患者,終於可以藉新藥來改善病況了。」

[譯文] 想像中,患者生活的大門,從此大開。四十年來,他們第一次有了未來。
[原文] Life opened out once again, in imagination, for all our patients. For the first time in forty years they could believe in a future.

譯評:這裡的"life"也許譯成「生命」會比「生活」來的恰當。"believe in future"僅譯成「有了未來」也稍嫌薄弱,可以考慮「對未來抱持希望」

[原文] They atmosphere from this time on was electric with excitement.

譯評:原文有這句,但譯者完全跳過了!(眼睛脫窗了不成?還是太累?可是這明明只是前言啊.....)

建議:「從那時起,整個氛圍充滿一波又一波的驚喜。」


[譯文] 患者之一L先生聽到左多巴時,輕敲桌面,既盼望又嘲弄的說:「多巴明是復活劑,克其亞是彌賽亞。」
[原文] One of the patients, Leonard L, when he heard of L-DOPA, rapped on his letterboard with mixed enthusiasm and irony, 'Dopamine is Resurrectamine. Cotzias is the Chemical Messiah.'

譯評:譯者顯然不太清楚帕金森氏患者的行為和病徵喔!在這裡的"rapped on his letterboard"指的是病患L先生以顫抖的手指在寫字板上敲擊拼出一個一個的英文字,並不是輕敲「桌面」(letterboard誤譯)。此外,個人對於「多巴明是復活劑,克其亞是彌賽亞。」這個譯法不是很確定,但礙於資料尚未查證,亦無法評判這個譯法是否精準。




2008年10月10日 星期五

Oliver Sacks 新書入荷

昨天在博客來買了Oliver Sacks的新書,Musicophilia: Tales of Music and the Brain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F011439633

中譯本也一併入荷:《腦袋裝了2000齣歌劇的人》,廖月娟譯,天下文化出版。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13527


我是個極度熱愛音樂的人,聽的音樂類型很廣,收藏近千張CD。光是看到這句簡介--「...音樂比語言占用更多腦細胞。音樂讓人起舞、影響情緒、引起購買慾,勾起回憶。音樂代表著心靈與感受,超乎經驗,無法形容」,就忍不住點頭如搗蒜,我完全同意這種說法。

中文譯本由廖月娟女士執筆,這位知名專業譯者屢屢獲獎,筆觸流暢優美,對於原作的詮釋功力更是了得。她的作品,純粹欣賞拜讀即可,若拿來評析,必得踢鐵板效果,痛的不是腳趾頭,而是腦袋瓜。

今天晚上出門逛街,又帶了一本Jim Rogers的新書《投資大師羅傑斯給寶貝女兒的12封信》回家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09433, 由洪蘭女士翻譯,遠流出版。剛剛看完第二章,因為是寫給他的兩個目前還不算具備閱讀能力的寶貝女兒看的,因此用字相當簡單 (至少中文譯本看來是如此,原文還不確定),十二封信,十二句箴言,十二個羅傑斯認為人生最受用的智慧和經驗談,希望有機會找到英文原著對照著看。

2008年10月5日 星期日

A.I. 與CRA 之爭



今天在課堂上提到兩位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牛頓提出「第一運動定律」,即動者恆動,靜者恆靜。洪老師以一句話形容這些理論最初的發想動機: “The greatest experiment is probably thought experiment”聽了令人感觸頗深。其實,日常生活中充滿各種現象,但大多數人容易習以為常,殊不知偉大的發明或發現,就是透過細微觀察點滴累積出來的。不過,話說回來,慧根到底勉強不來,這就是為什麼一顆蘋果掉在牛頓頭上和牛童頭上,產生的效果完全不同。

回到家,遂以關鍵詞“thought experiment”上網找資料,大多資料顯示thought experiment為人類創新事物的最初信念和模式,意即先在腦中架構某種假設,並提出可佐證的理論或舉例。無意中逛到幾篇很有趣的網頁,初時不太理解,後來資料愈挖愈多,才發現原來自己進入了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和Chinese Room Argument (CRA,中文室論證)的爭戰

何謂人工智慧?簡單而普遍的定義是:假如一部機器表現的行為與人類同樣有智慧,這種經由機器表現的智慧就叫做人工智慧。進一步說明,人工智慧至少有下列三種不同的看法:

(1) 電腦科學家:人工智慧最早開始於電腦的領域,因此就電腦科學家而言,其目標是經由電腦軟體程式的方法,將機器變聰明,進而取代人類腦力的工作,就像工業革命機器取代人類勞力的工作一樣。

(2) 認知科學家:經過電腦科學家多年的努力所創造最聰明的機器,其智慧還比不上地球最低等的生物。因此,一批心理學家提出在創造人工智慧前,應該先了解人的智慧是如何運作產生的,這項提議形成所謂的「認知科學」,目標即研究人類的心智模式,再將模式移植到機器,藉以產生人工智慧,但這個機器不一定是電腦,因為他們對現代電腦創造人工智慧的能力抱持懷疑態度。

(3) 野心科學家:另外有一批科學家的野心更大,以「人工智慧」之父 Minsky為代表。他們企圖創造一種機器人,其智慧甚至超過人類,就像工業革命時代,人類創造機器取代人力而更勝人力,Minsky的目標是創造比人更聰明的新物種。這項野心受到嚴重的質疑,但這已經超越科學,進入人文與哲學辯證的問題。

參考資料:
http://www.alanturing.net/turing_archive/pages/Reference%20Articles/What%20is%20AI.html


至於創造出來的「人工智慧」如何衡量,最廣為周知的就是所謂的Turing Test (「圖靈測試」,或譯為「杜林測試」、「杜寧測試」)。 這是1951年由Alan Turing提出的方法,測試一部機器是否具備智慧,也是判斷機器是否具有智慧的方法。Turing Test的方法有許多版本,基本上其原理與方法是:假設有三個房間,由一位公認的仲裁者坐在其中一個房間,第二個房間裡面坐著一個人,第三個房間擺著一部具有「人工智慧」的機器。仲裁者能透過固定工具(包括鍵盤、螢幕、耳機或麥克風)與其他兩個房間溝通,並且能隨意決定談話的時間長短和內容。另外一個房間的「人」會想盡辦法,讓你誤認他是一部「機器」;相反的來自另一個房間的 「機器」想盡辦法,要你相信他是一個「人」,在經過適當的溝通與對話後,你必須決定剛剛談話的對象,哪一個房間是人,哪一個房間是機器。假如你無法辨認或誤判「機器」是人,代表這部機器通過Turing Test而具有智慧。Turing Test雖然在1951年就被提出來,但直到1991年,一位熱衷人工智慧的Dr. Hugh Loebner,與劍橋行為研究中心協力舉辦一項Loebner Prize,提供十萬美元給通過測試的設計者,才開始有人挑戰。直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部機器通過Turing Test,表現較優秀的是一部名叫ALICE (Artificial Linguistic Internet Computer Entity)的智慧型對話電腦。現今日本最新研發的Chatterbot (or chatbot)--對話機器人,其靈感就是來自ALICE。

補充資料:
A.L.I.C.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undation
http://www.alicebot.org/oldnews2007.html


The Chinese Room Argument (CRA) 又是什麼呢?所謂的「中文室論證」,1980年由加州柏克萊大學哲學系教授John Searles提出,證明現代電腦的極限,即使通過Turing Test也不一定就有智慧,可說是針對Turing Test的一大反擊。CRA的理論根據在於人類心智活動是「相互影響的互動關係」(brains cause minds),無法單靠程式規則產生智慧,意思就是,只有語言的文法並不能產生語言的意義 (syntax doesn't suffice for semantics)。CRA理論過程如下:假設一個不懂中文的美國人被關到一間叫「中文室」的房間,有一天他坐在房間悶得發慌,突然有一個人從門縫底下塞給他一張用中文寫的問題, 面對一堆他不懂的符號,他什麼也不能做,突然他發現房間有一套用英文寫的參考書,書上有各種解答中文的規則與指示,他根據參考書的指示一步一步的做, 回答紙條上的問題。他把答案從門縫的另一端傳出去,第二天他又從門縫接到一個問題,反正閒著沒事,而參考書的指令寫的非常明確,讓他能夠輕鬆的回答從門縫傳進來的紙條,他就每天重覆完成這個工作。過了一段時間,門外的人不知道房間裡到底有什麼東西,但心想這個房間懂得中文,而且能夠用中文回答所有的問題,因此判定這個房間是有「智慧」的。但是房間內的美國人只是照著指示作,根本不知道問題到底是什麼,他甚至不知道回傳的紙條上寫的是文字還是圖畫,更不用說,他根本不「懂」中文! 

現在想像中文室是一部機器,參考書裡面寫的非常明確的指示,是一連串的電腦程式,那麼這一部機器經過上述的實驗,顯然通過了Turing Test,但我們都知道這一間「中文室」的行為並不具備智慧。這個實驗的重點在於:置身「中文室」的人雖然通過測驗,但他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同樣的,通過Turing Test的機器當然更不知道它在做什麼。Searle的結論是:
一部能通過Turing Test的機器,不表示它有智慧或有意識。

資料來源:
John Searle’s Chinese Room Argument
http://www.psych.utoronto.ca/users/reingold/courses/ai/chinese.html
More about Searle’s Chinese Room
http://www.consciousentities.com/searle.htm


看完這些有關人工智慧的資料,不禁讓我聯想到兩部好萊塢電影:2000年的「變人」(Bicentennial Man)和2001年的「人工智慧」(A.I.)。

在「變人」一片中,羅賓威廉斯飾演一位未來世界的機器人管家安德魯,當主人將他買回家時,原本家中成員不習慣而排斥它,但是它的單純與創造力逐漸和主人們打成一片,漸漸成為家庭中的一分子。由於長久以來與人類接觸,慢慢學會人類的動作、語言、習俗、創意甚至情感,當他發現他愛上人類以後,為了能和他心愛的人Little Miss結婚,安德魯決定將他原本的機器不死之身,經過先進的手術,變成有感官知覺的肉體,成為真正的一位人類。片末,在垂垂老矣時和心愛的妻子一起離開人世。機器人與人的差異與同化一直是許多電影喜歡呈現的主題,而此片便是最佳的例子,或許在看完機器人安德魯的改變與追尋之後,我們更能明白到底何謂人的本質與存在價值。

至於「A.I 人工智慧」的故事,就不如「變人」來的溫馨,至少結局令人同情。大衛是一家虛擬電子製造公司大膽製造出來的「實驗機器男孩」,他也是世界上第一個能夠付出「真實感情」的機器人。由於一名員工和他太太的兒子罹患絕症,必須長期冰凍,以等待新藥上市,因此他們志願領養大衛做為實驗。這對夫妻將大衛視同己出,非常寵愛,漸漸「付出真情」的大衛卻在一連串意外事件後,被迫放棄溫暖的家庭生活….擁有真愛的機器人大衛無法被人類和機器人世界接受,走投無路的大衛,帶著保護他的超級玩具熊泰迪,踏上尋找自己真正定位的冒險之旅,他終於發現人類和機器人之間,存在著一道無法跨越的鴻溝,到底有沒有共通的可能性呢….

在「A.I 人工智慧」一片中,大衛要通過的試煉,已經超越Turing Test裡設定的「語言交談」功能,而是另一項更殘酷的「人類情感」的測試。片終,虛弱得只剩一口氣的大衛在海底發現了Blue Angel,外星人為了同情他,遂讓他回到與「母親」共處一室的場景,但只有短短一天。在那美好的一天中,大衛盡情的宣洩他心中對母親想望的「情感」,若以標準仲裁者的角度來看,他的確已經通過測試,但仍然無法改變他被銷毀的命運。

試想,未來世界若真有這些擁有語言能力和情感能力的機器人陪伴,也許可以少些曠男怨女,但那會是怎樣的世界呢?

2008年10月1日 星期三

確認大方向


上禮拜,把洪老師課程部落格裡的推薦書單點出來好好從頭看到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評析作品總得先有個對象吧。

長長的scroll bar拉上拉下老半天,第一步,先挑出手邊現成的或是預期可以借得到的書目。看看書架上自己的收藏,有關認知科學方面的還真有限,我這個文藝女青年收藏太多純文學、美食和旅行等符合自己胃口的書,看來我必須找人討救兵。

Great!! 以前SHU的老師願意出借Oliver Sacks的"Awakening" 《睡人》,而且中英文版本都有。剛好我很喜歡由小說內容改編的電影版,當下決定這學期的major work就以這部文本為主。除了評析中英譯本,我還想節錄部分電影對白的字幕翻譯做為評析對象。

我另外有一本Oliver Sacks的作品《鎢絲舅舅----少年奧立佛.薩克斯的化學愛戀》(Uncle Tungsten : Memories of a Chemical Boyhood),不過這本比較偏個人傳記,裡頭的化學名詞也常弄得我呵欠連連,想到還要讀英文原著就頭大,還是作罷。

So here comes the list of criticism materials:

Awakenings (1973, rev. ed. 1990; ISBN 0-375-70405-1) is a non-fiction book by Oliver Sacks that chronicles his efforts in the late 1960s using the then-new drug L-DOPA on patients who were victims of the 1920s catatonic (encephalitis lethargica) at Beth Abraham Hospital (now Beth Abraham Health Services) in Bronx, New York. This book later inspired a play by Harold Pinter (“A Kind of Alaska”) and was also the subject of a 1990 Oscar-nominated film of the same name starring Robert De Niro and Robin Williams.
http://www.amazon.com/Awakenings-Oliver-Sacks/dp/product-description/0375704051

《睡人》Awakenings,作者: 奧立佛.薩克斯,譯者: 范昱峰,時報出版,出版日期: 1998/11/24。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070105


「睡人」Awakenings,導演:潘妮馬歇爾(Penny Marshall),演員:勞勃狄尼洛(John Wayne)、羅賓威廉斯(Bruce Cabot),電影類型:劇情片。上映日期:1990
http://movie.starblvd.net/cgi-bin/movie/euccns?/film/1990/Awakenings/Awakenings.html


雖然確定了主要的報告主題,還是感覺有好多好多想看的東西喔。嗯,加油吧!




2008年9月26日 星期五

CH-EN Translation (1)_Two Poems


〈甜蜜的復仇〉—夏宇

把你的影子加點鹽
醃起來
風乾
老的時候
下酒

Sweet Revenge

With a handful of salt sprinkles
I have your silhouette preserved flat
And air-dried
Into a nice little snack
To go with wine
When being left behind



〈詠物〉—夏宇

用筆在身體上寫字
年輕的身體
負載著生存的各種慾望
逐漸敗壞
筆呢倒是一隻不錯的筆

無神而且宿命 厭世卻又
縱慾 此刻安安靜靜
喝著杏仁茶
居然
還有一點歡喜

Desultory Thought

Brush-pen befits a calligrapher on human body
Young flesh, not old
Bearing all sorts of subsistence desires
Yet deteriorating
The brush-pen comes in handy, after all

Antitheist believing in fate
Sickening of life while indulging in sensual pleasures
Tic-tac-tic-tac
Sipping quietly on a hot mug of almond tea
Surprisingly in a merry mood

詩人簡介
民國45年生,廣東省五華縣人,本名黃慶綺,筆名童大龍等。國立藝專影劇科畢業,曾任職出版社及電視公司,十九歲開始寫詩,曾獲第二屆時報文學獎散文優等獎,「創世紀」創刊三十週年詩創作獎。第一屆中外文學現代詩獎,現寓居法國,著有詩集《備忘錄》、《腹語術》、《摩擦.不可名狀》等。夏宇的詩富於機智,語言具新鮮感,別具一格。

2008年9月22日 星期一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好快,轉眼升碩二了,去年才剛習慣重回校園的老學生身份,學弟妹班已然悄悄浮出水面。沉潛了一整個暑假,歷經七月份轉換工作跑道的適應期,接著就要迎接第三學期的修業。

說實在話,腳步還沒完全調整到上班+上課的複合式思考。昏昏沉沉度過開學後第一個週末,身體明顯抗拒靠近書桌和電腦,任何與課業有關的紙張或電子檔都引不起我的興趣。

「翻譯作品評析」的洪振耀教授建議將學習成果以數位型態呈現,另一門中譯英必修課的Lynn Miles老師也巧合地計畫以Google Docs做為Collaborative Learning的平台。為了稍微區隔一下之前的報台舊讀者,還是決定另起爐灶,開闢這片專屬GITIS的小園地。往後若有時間,也會將第一年修課的林林總總檔案資料陸續po上來。

整理好心情,再出發吧!